5/19起口罩禁令全解除!台大醫:去醫院「4情況」還是要戴

愛健康
By Ettoday
發布時間:2024-05-09 11:30:00

記者洪巧藍/台北報導

24小時最熱

因應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口罩令將於5月19日全面解禁,去醫療院所也不用再強制戴口罩。不過醫院仍然是疾病傳播風險較高的場域,感染科權威、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,若前往時有4種情況,包含到嚴重、脆弱病人的病房、到呼吸道疾病相關科別候診時、搭乘電梯處於密閉空間以及在人潮眾多的美食街,還是應該戴上口罩確保安全。

國內強制戴口罩規範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,經過多次放寬,現行僅剩醫院、診所、一般護理之家、老人福利機構等處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。

疾病管制署昨上午召開「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-COVID-19防治組」專家會議,會中決議「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,進入醫療(事)機構、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」公告將於5月19日停止適用,調整醫療(事)機構、老人福利機構為「建議」佩戴口罩場所。

也就是說,強制戴口罩,若沒有配合恐有罰則的規範將從5月19日起全部解除。而在這樣的時間點解禁是否合適?黃立民受訪表示,其實合適與不合適實在沒有一個標準,經歷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還會拖一段時間,要有一個明確適合的時間點不容易。

黃立民指出,現在疫情沒有像三年前狀態那麼嚴峻,世界各國對口罩規範都已經放鬆,台灣的作法算是順應潮流,讓疾病防護措施轉為「民眾自己決定」。至於現在民眾前往醫療院所真的可以不戴口罩嗎?黃立民提出有4種情境還是應該戴好口罩來防範:

第一、前往比較嚴重病人、脆弱病人的病房。例如癌症、新生兒、產婦等,環境中病毒細菌種類可能較多之外,患者本身抵抗力比較差,也應該避免從外面帶入新的病菌。

第二、到呼吸道科別就醫候診時。黃立民指出,如果今天到醫院是看泌尿科、心臟科等,或許不用太過警戒,但如果到了感染科、胸腔科、家醫科等比較容易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前往處候診,還是最好戴上口罩,其它科別候診時聽到有此起彼落的咳嗽聲,也還是要注意。

第三、醫院電梯。黃立民指出,電梯屬於密閉空間,搭乘時需要至少1~2分鐘時間,人與人距離較近,傳染風險較高。

第四、醫院美食街。黃立民表示,美食街是醫院裡人潮眾多的地方,而且什麼人都可能前往,也包含病患,所以在非飲食的期間還是應該把口罩戴好。

疾管署因應這項措施,參考國際規範增訂「防範呼吸道傳染病,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」,其中針對民眾有提出三點建議:

(一) 有疑似/感染呼吸道傳染病(如:流感、COVID-19)或出現發燒、呼吸道症狀(如:流鼻水、咳嗽或打噴嚏)時,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;如有必要進入,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,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,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。

(二) 過去一周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、本身為免疫力低下(如: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)或是具有其他流感、COVID-19重症高風險者、探視或照護疑似/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,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,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,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。

(三) 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、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,於咳嗽或打噴嚏時,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,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,執行手部衛生,降低傳播風險。

點我加ETtoday好友,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。

ETtoday 口罩 健康

最新消息

我該凍卵?生殖內分泌科醫師曝 這年齡最符合經濟效益

愛健康
NOW健康
發布時間:2024-05-09 19:30:00

【NOW健康 林郁敏/新北報導】現今社會開放、教育程度普及,女性可在職場上發揮長才,工作能力絲毫不遜於男性,但也常因此錯過最佳生育時機。從社會學的角度觀察,有些女性在擇偶時,會有「marry up」的觀念,會期待遇到比自己優秀、事業更有成就的對象才願意結婚。但時間慢慢流逝、青春一去不復返,生理機能逐漸衰退,恐面臨高齡不孕的困境。如今凍卵技術成熟,即使女性等到Mr. Right再託付終身,也不會錯過孕育下一代,擁有自己寶寶的機會。

24小時最熱


現代人晚婚晚生 注意年過40卵子品質大幅下降


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鍾明宗指出,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,女性出生時大約有30至40萬顆卵子,一旦過了40歲,雖然子宮孕育功能還在,但卵子大約只剩下幾千顆,且有高達8成是不健康的。因此,不建議女性太晚懷孕,而凍卵技術的出現,不但能保有生育能力,同時也能解決部分基因缺陷的問題。


鍾明宗醫師表示,根據美國輔助生殖技術學會(SART)最新報告,凍卵平均年齡從10年前的36.7歲下降至34.7歲,因為全球塑化劑造成的食安問題增加,導致卵子存量指數(AMH)每況愈下。因此,特別提醒35歲的女性,若AMH指數低於2ng/ml,就應高度警覺。


及早凍卵及早安心 醫曝這個年齡前凍卵效益最大


35歲之前凍卵帶來的效益最為顯著,因為超過39至40歲,凍卵效益將大幅降低,因此,建議30至35歲若短期內無生育計劃的女性,則可提早規劃凍卵。總括來說,太早或太晚凍卵都不恰當,太早取卵經濟效益不高,太晚取卵則品質不佳。


凍卵後解凍率偏低是全世界普遍的問題,以台灣來說,凍卵解凍率不到9%,有些國家甚至僅有7%,造成這樣的結果原因錯綜複雜,其中有部分是因為出於非醫療原因所進行的凍卵,又稱社會性凍卵(Social egg freezing),這類凍卵族群若婚後能自然懷孕,自然不需要進行凍卵解凍。


鍾明宗醫師說明,今年2月刊登在《人類生殖期刊》(Human reproduction)的研究報告指出,經過10年觀察紀錄,該生殖中心有近3成社會性凍卵女性提領卵子做試管嬰兒,最終有近半數女性產下寶寶;反觀國內的《人工生殖法》相對嚴苛,若能在充分討論後適度鬆綁,將有機會提升凍卵解凍率,同時改善少子化問題。簡單來說,凍卵有點像買保險,不見得每個人都需要,但早買早安心,相對較無後顧之憂。


凍卵前需做評估 社會性凍卵和因疾病凍卵不相同


鍾明宗醫師進一步分析,若是單純社會性凍卵,只需檢查女性荷爾蒙、卵子存量指數(AMH),接著會根據最新海神分級(Poseidon classification)評估卵巢等級,並制定適當的排卵藥物刺激規劃。若因疾病需要凍卵,得針對疾病作必要檢查,例如:乳癌患者需確認荷爾蒙受體,以免施打排卵針造成荷爾蒙過度增加,刺激乳癌細胞生長;至於血液腫瘤患者,則要確認凝血功能正常,避免取卵手術造成無法止血之併發症。


另外,坊間還有潛在性疾病基因檢查,如:地中海型貧血、早發型聽障、X染色體脆折症等,可提早預知下一代發病機率;將來甚至可做胚胎切片檢查,選擇基因正常的胚胎再植入受孕。鍾明宗醫師補充提到,雖然基因修補或基因編輯的技術仍有持續的新研究,但礙於倫理考量暫時並無法應用於真實世界。


《人工生殖法》凍卵不得逾10年 解凍使用有期限


鍾明宗醫師曾聽前輩醫師說過,過去冷凍技術不優,卵子冷凍後解凍,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害,但目前玻璃化冷凍技術相當成熟,國內各生殖中心普遍採用該技術,解凍後皆有超過90%的存活率。不過,台灣《人工生殖法》有10年大限,超過10年的生殖細胞若需繼續冷凍,還要重新評估,所以,若在35歲凍卵的女性,建議最晚在45歲前懷孕。


最後,鍾明宗醫師建議有凍卵需求的女性,平日宜採地中海型飲食,搭配正常作息,並避免使用含有荷爾蒙的保健食品及藥物,讓月經週期盡量規則,以期達到每次取卵的最大效益。


# 首圖來源/鍾明宗醫師提供


更多NOW健康報導
▸大麻是毒? 專家解析:大麻素、四氫大麻酚、大麻二酚
▸男性喝豆漿容易罹患男性女乳症? 醫駁斥並揭真正成因


就❤NOW健康: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

NOW健康 健康 凍卵

最新消息

分享文章: